它们本该雄伟地挺立为何会莫名消失?它们的轰然倒塌又埋葬了多少秘密?
《消失的建筑》通过8集纪录片梳理了八个不同风格的建筑,穿插历史、传承文明,在这些消失的建筑后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一起来走进这些历史古迹的神秘世界。
今天的咸阳,是中国西部一个普通的小城市。但是2000多年前它却是大秦皇朝的帝都。当年的音乐家高渐离如何登上皇帝宝殿刺杀秦王的疑问成为现代考古工作者探索咸阳宫的起点。但当考古人员试图通过咸阳宫来探寻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时,却发现咸阳宫的“博”和“大”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这让考古工作一度陷入困境。经过考证,专家认为帝都咸阳很可能压根没有城墙!它的大致布局为:一号宫所在是初建时的咸阳宫城,它西起塔儿坡,经咸阳塬东北行,至泾、渭交汇处,折向南过渭河,整个范围以咸阳为中心,离宫上百,直径80余公里。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咸阳宫的轮廓渐渐显现。
公元5世纪,北魏灵太后的胡崇华兴建了一座震惊世界的巨大佛塔,并把整个王朝的命运寄托给它。196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考古队,开始对洛阳汉魏故城进行考古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成果,便是找到了永宁寺中的那座百丈宝塔的塔基。17年后,当队员们准备再次进行清理发掘时,发现一个刻有 “汉质帝”的石碑。难道,这里并不是永宁寺塔塔基的遗址,而是一座皇陵?带着这个疑问,考古队决定,先对土堆的四周做初步勘察。很快,勘察的结果就让队员们大吃一惊,这做宝塔的体谅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被多部古书记载的永宁宝塔就这样被挖掘出来,但是它的高度却又成为另一个谜团,经过多年的考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最后确立为147米。这比现存的山西应县木塔早500年,高了近一倍。但这座宝塔最终也没有躲过雷电的袭击,一场雷火让永宁寺塔毁于一旦,就在永宁寺塔损毁不久,北魏的衰落也随之开始,很快便和永宁寺一样,成为了过眼云烟。
公元660年的一天,唐代声名显赫的宫廷画家阎立本接到一个紧急诏令。召见阎立本的,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武皇后。皇后意欲修建一座新的宫殿,她希望阎立本亲自来作新宫殿的设计师。这期间,皇后多次将目光投向龙首原上一座停建了三十年的建筑。这就是大明宫。武则天为了远离太极宫,远离那些她曾经的噩梦。那座于贞观9年停建的大明宫宫殿,在公元662年又开始继续修建。 1959年,考古队找到了这座占地3.3平方公里的大明宫。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考古队终于探明了含元殿的框架结构。如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举国上下仍然稳定有序。在权利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国家也在武皇后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但是危险还是时刻隐藏在宫廷的每个角落。 公元883年,他们沙陀族的将士杀进长安,肆意烧杀抢掠。这些粗豪的游牧民族以其快速摧毁的弯刀和火炬,让大明宫经历了严重的罹难。从此,中世纪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在历经300年风云后玉殒香销。大明宫虽然衰亡了,但西安作为当前中国最大的都市之一,其文明的光芒仍在延续。
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东约30公里的临潼区,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骊山,在它的脚下,便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华清池。它是在唐华清池的遗址上复原而成的建筑。1982年工人们在做基础建设中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类似洗澡池子的建筑。经过专家鉴定,消失一千多年的唐代华清池重现世间。唐华清宫的考古挖掘工作持续了14年。专家们在山下发现了9个汤池遗址和梨园遗址,在山上发现了集灵台、朝元阁、老君殿遗址,这些遗址的位置、形制与史料记载的情况完全吻合。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了大量的史料之后,唐华清宫的整体规模终于重现世人面前。这座建筑占地多达100多万平方米,是明清故宫的1倍多。可惜的是,这样一座盛世大唐的恢宏杰作,却经过多年风雨浸蚀,烈日暴晒,大多数建筑年久失修,山上泥土冲积掩埋。中国历史上最为恢宏的皇家温泉宫殿,就这样慢慢荒废掉,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中。
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钱唐郡,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地名–杭州。到了北宋朝,积累了丰盈的财富与无数华美的建筑园林,杭州获得了“东南第一州”的美誉。 杭州本应一直这么富足与繁盛下去,然而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陷国都东京。在金兵的押解下,亡国之君宋徽宗和钦宗被迫北上归为降臣。与此同时,在赵构成为了高宗皇帝来到杭州。不久之后,杭州被定为国都,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临安。 很短的时间内,凤凰山上的皇城就已初见雏形。一改汉唐的雄浑质朴,南宋建筑不再追求规模上的宏伟大气,结构逐渐趋向纤弱轻巧。这是中国建筑史一次重大的转型。 为了适应临安乍暖乍寒的气候,围绕在房屋四面的不是墙壁,而是一圈从屋檐到地面的格子木窗。这种散热取凉、防寒保暖兼具的建筑可谓南宋独有。 文德殿、大庆殿、文寿宫,南宋的建筑与历代均有很大差别,精致取代了严谨,仅仅擅长诗词绘画的皇帝无法成功驾驭一个庞大的国家,但叠石造山艺术却在他充满才情的设计中发展到了极致。南宋很快灭亡,杭州也失去了临安的称号,凤凰山上的宫殿现已化为废墟,今天在杭州的富庶繁荣和休闲安逸的生活中,依然可以寻觅到南宋留给这座城市的印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一个名字叫临安。
在杭州西子湖畔,伫立着一座家喻户晓的佛塔,名为雷峰塔。公元1924年,伫立千年的雷峰塔终于轰然倒塌。七十六年后,一场考古发掘的展开才真正揭开了这座千年古塔的传奇身世。 2000年,出于景区规划的需要,杭州市政府决定在雷峰塔倒塌的废墟上重建一座新塔。对雷峰塔遗址的考古勘查很快就拉开帷幕。一块石碑的发现,说明雷峰塔的真正建造者是一千多年前吴越国一位名为钱俶的国王。 考古人员发现,位于南屏山净慈寺旁的雷峰塔,以六和塔为蓝本,砖木混合样式。复原雷峰塔结构时,考古人员发现雷峰塔用砖砌成了内外两层套筒,因此也就形成了两个回廊,这种设计极为少见,2000年在发掘现场,这个困扰考古人员多日的谜团终于露出端倪。短短几天时间,一千多件石刻佛经碎片相继出土。原来塔底层带有的外回廊是用来观看佛经的场所。2000年在遗址发掘现场,人们发现造塔记文石碑上,遗留的文字透露了钱俶的愿望是建造千尺十三层的通天高塔。令人费解的是,在后世流传的绘画作品中,雷峰塔的形象无一例外,仅有五层,后来发现是钱俶领悟到心意在不需要塔多高来印证,因此到五层就截止了。 公元978年2月,历时六年的雷峰塔终于竣工。动荡的五代乱世,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举国的财富,在吴越王钱俶的手中,在诗情画意的西子湖畔,一座留名千古的佛塔终于出现。然而随着国家朝代兴衰灭亡以及盗挖塔砖愈演愈烈,原本坚实的塔基渐渐削弱。古老的雷峰塔面临着新的劫难。1924年9月25日下午,伫立千年的雷锋塔,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
在中国南京有一座美轮美奂的高塔,它以其流光溢彩的五色琉璃,被西方誉之为“南京瓷塔”。她就是大报恩寺的琉璃塔。 公元1408年,南京城外的天禧寺,被一场大火烧成灰烬。四年之后,永乐皇帝朱棣,决定重新修建天禧寺,他要依照大内样式,扩建殿宇,建造一座皇家规模的寺院,同时修建了一座九级琉璃塔。 考古学家面临已经成为一片居民区的大报恩寺,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史学家留下的记录和图画,然而琉璃塔的辉煌,成为每一个考古队员心中的幻想,很快他们发现在宝塔顶十号院里有一块空地,据传说,这个地方就是琉璃塔的塔基所在地,考古队第一步的发掘工作就选定在这里开始。 报恩寺遗址上有两块巨大的石碑,经过考察,这两块御碑位置没有移动过,这为寻找塔基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就在当初挖掘了半年之久的宝塔顶十号院的北侧,考古队首先发现了石灰基槽。经过专家们的反复研究推断,中间圆形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地宫的开口。经过反复考察终于确定,地宫保存完好,没有任何盗掘痕迹,一座宝藏就要开启,一段历史之谜即将揭开。 2008年7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终于准备正式开启地宫。然而发现的一块小石碑,却证明了这只是民间修建的圣感舍利塔地宫, 580多年之前的,那座美轮美奂的琉璃塔,是否还能找到它的痕迹。 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继续,关于地宫之谜,专家们还在努力的寻找答案,关于琉璃塔的种种猜推测还在继续。这些琉璃经过了近600年的岁月,仍然颜色鲜艳,光亮如新,即使是现代工艺也很难做到这点。明代是中国琉璃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大报恩寺塔正是中国建筑琉璃艺术的最高体现。 400年后,琉璃宝塔在太平天国军队的炮火中轰然倒塌。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代,它的皇宫随同它灿烂的文明一起声名远播世界,在这样一座美轮美奂的皇宫里,皇权与阴谋,宠臣与后妃上演着一出出血腥、秘密的杀戮。今天考古学家将为我们还原西汉帝国一座风云变幻的皇宫——未央宫。
链接: http://img.adday.net/tupian/init